新聞中心
“蹭網族”走到哪兒蹭到哪兒免費Wifi暗藏風險
發佈時間:2015-09-10 來源:半島網-半島都市報 訪問:5498
“這裡有無線嗎?密碼是多少?”如今,這句話已成為不少市民到公共場所消費時的習慣性問法。記者瞭解到,一些公共消費場所,為了吸引顧客,紛紛開通了免費無線網路。但其實,免費Wifi暗藏風險,缺少安全防護,這種情況極易導致帳號密碼被盜、個人資訊洩露、網銀盜刷等後果。
公共WiFi點擊登入挺方便
“現在手機不能上網的話都不想出門,隨時隨地都會和朋友聊QQ、聊微信,我們有時候連聚會都是在微信上通知的,手機時時刻刻都需要上網。”資深“蹭網族”趙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家裡安裝了WiFi,辦公室的電腦上安裝了隨身WiFi,如果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飯,首先選擇的也是可以蹭網的餐館。
蹭網時你都在幹啥?對於這個問題,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,自己出門蹭網就是打發時間,陪妻子出門逛街時,妻子在店裡試衣服,自己就坐在旁邊上網。
市民王女士表示自己多是聊QQ、聊微信、看淘寶。不過市民李女士則向記者表示,自己去餐館吃飯時會提前看一看這家店有沒有在網上的團購活動,如果有團購活動,手機連上餐館的WiFi就直接用支付寶團個優惠券,感覺方便又實惠。
蹭網隱患大,警惕心不能松
那麼我們所蹭的WiFi到底安全與否呢?記者瞭解到,近日發佈的《2015中國WiFi安全綠皮書》中提到,目前國內80%的WiFi能在15分鐘內被輕易破解,超過400萬家用WiFi密碼設定不安全。我們使用的公共WiFi主要有三大安全隱患:第一、在未知的網路環境中,可能存在偵測者,將我們的上網帳號、密碼等資訊拿走;第二、在未知的網路環境中,可能存在ARP攻擊(中間人攻擊),導致檔案、照片等私密數據被竊取;第三、在未知的網路環境中,可能存在惡意DNS,迫使上網者連接釣魚網站,網銀被盜刷等。
“我原來也聽說過外地發生過通過釣魚WiFi竊取資訊的案例,開始的時候還很注意,在商場裏用支付寶或者網銀時便關閉無線網路,使用自己手機的3G網,不過後來用的多了,感覺麻煩,警惕心越來越鬆懈,大商場的無線WiFi應該是安全的吧!”市民林女士對記者說道。
■相關連結公共WiFi安全建議
1、關掉共亯,不要自動連接WiFi網絡。
2、裝載值得信賴的手機安全衛士軟件。
3、拒絕來源不明的WiFi。公共場合使用WiFi熱點時,一定要與現場的工作人員確認,在確定是官方提供的WiFi訊號後再使用。
4、儘量不使用陌生WiFi網購。如非要登入可使手機切換至2G/3G/4G流量網絡。
5、最好用手機用戶端進行購物、支付等操作。手機網購、銀行用戶端等多採用如用戶端綁定、SSL加密技術、超時退出等多重先進加密手段,防止被他人截獲,確保交易安全,相比登入網頁操作的安全性更高。
6、尤其要特別警惕同一地區有多個相同或相似名字的WiFi,因為仿冒最多的WiFi是名稱中帶free、不需要密碼不需要身份驗證就能連接的WiFi。
7、個人社交帳號密碼以及網銀密碼等資訊要定期更改。帳號密碼儘量複雜化,內容最好涵蓋“大寫字母+小寫字母+數位+符號”。
記者李斐
(來源:半島網-半島都市報)[編輯:王泯蘇]